關於「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這個展覧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為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鎮館之寶」,上海世博會結束後,中國館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先後送往香港、澳門展出,也造成轟動。去年在臺北花博爭艷館及大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展出,二地共吸引近150萬人進場。2012年暑假終於來到南台灣(20126/29-9/2於高雄夢時代會展中心展出),也是此展停留台灣的最後一站。
結合現代數位科技,「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使用長卷為110公尺長、6公尺高的巨大螢幕(原圖的30倍),以12台電影級的投影機同時放映的電子圖,圖面上保留了原作的所有特徵,包括每條街道、船隻、數百棵樹、數百座建築一個沒少,色調、畫風也一點都不差,而且所有景物躍然紙上,水流人動,百貨紛陳,河上縴夫叫號,船舶亦搖曳行進,而在蜿蜒輾轉的巨型畫卷下方,一條仿真度極高的河水潺潺流過,水面上時有風吹過引起的漣漪。
以十多個主題情境串連,包括進城驢隊、村莊、汴河柳、轎子隊伍、王家紙馬、萬石船、虹橋、追豬小孩、十千腳店、城門樓、駱駝商隊、孫羊正店、久住王員外家、說書、香藥鋪、公共水井、趙太丞家,由右至左觀賞從汴京遠郊、近郊到城內的日夜景物變化,市井之聲清晰可聞,整幅電子畫卷劃分為3個主要區域,分別是和諧城鄉、律動的城市及多彩的生活,且分為晝、夜兩個版本,白晝有691個人物出現,夜間有377人,並參考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找專人製作音樂及配音,讓畫中人會說話,畫面更生動有趣。彷彿重現畫家筆下九百年前北宋首都汴京生活,令參觀者恍若置身近千年前首都開封府風華。
不甘被坑 影像合成自己來
先申明:本文的圖片都是合成圖,所以啦~別挑剔為什麼人物都是一號表情,至於為什麼要這樣玩呢?我只是被坑心有不甘,弄些作品抒發一下怨氣...
展場的終點站是“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週邊商品區,本人遠遠瞄到有一座攝影棚,可以將人物合成在清明上河圖裡,心想難得大家一起來看展,來張紀念照也不錯,不到三足歲的小侒侒將來也有個憑證,大大姨帶她去看過很有氣質的展覧,可不是只會作弄她呢~
我拿起一張錶著清明上河圖紙相框的約4*6的團體照相片問價格,150個大洋...哇~只是合成個相片吔!不過看在那個相框的份上,我還是鼓吹家裡的人拍上一張。
排了隊拍了照等了25分鐘的後製,等我拿到成品時,只有一張孤伶伶相片紙列印的合照,我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仍不死心指著那個貼有150元標價的有相框的相片問:請問為什麼沒有相框,答案也不令人意外:可再加100元加購相框。我看看那個相框,要沒了照片還要這個價格,我也買不下手。
好,是我自己沒問清楚,可是最令我不舒坦的是對方連合成都很“輕菜“,去個背都去不乾淨,老媽背後還有一大片沒去掉的“藍幕“。讓我們等了25分鐘等到這種成品,讓我十分的不滿(你知道這25分鐘內我們又多買了多少東西嗎?),不就是去背合成嘛,我自己來,看清楚什麼才叫合格的去背跟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