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05.29教育廣播電台訪談超級馬拉松選手林義傑談「活出生命力」  

2008 529星期四
題目:專訪林義傑談「活出生命力」
主持人:蕭慧英
來賓姓名:超級馬拉松選手林義傑

訪談整埋:阿觀說故事

 

引言~

今天我們節目會非常精彩,我們邀請了一位superstar,名人 林義傑 先生將會在節目裡跟我們分享他如何挑戰超級馬拉松,如何在家人沒有很支持的狀況走出他自己的人生,是什麼樣的毅力讓他如此挑戰自我;2006年總統府頒發景星勳章;也當選了四十四屆十大傑出青年,一個曾經不是很受父母支持的孩子,走出他自己的路,他的故事會很值得我們做父母的省思。

 

蕭:今天我們請到的是愛你一輩子的領航員 林義傑 先生,過去我們有很多位領航員來到節目跟我們分享他身為父母,如何跟孩子們互動;如何把愛你一輩子的理念如何在教養中實踐。但 林義傑 先生還不是個父親,他曾經讓父母挺頭痛的,他這麼一個傳奇人物,這些年來完成過許多人認為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傳統的社會很難讓孩子們完成自己的夢想,他卻堅持要走自己的路。很高興邀請到 林義傑 先生到節目來分享他成長的經驗;以及他這些年來的人生領悟。義傑早!

 

林:主持人各位聽眾大家早!

 

蕭: 林義傑 先生是我們台灣的驕傲,台灣外交環境如此險惡,居然有一個年輕人願意背著國旗到處跑,而且都不是一些正常人去的了的地方。有太多太多的傳奇,讓我們大家對你產生了好奇,想請你先分享一下你的童年,是怎麼樣的童年?怎會長成像你這樣的一個人。

 

林:童年就是不學好在父母眼中是不學好;喜歡運動不愛唸書。在那個時候的價值觀,運動員不算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我的志願就是當運動員。我付出了相當多的精力在成為運動員這一條路上,當時國中還有能力分班,我原本在中段班;但我的老師跟我講:你要不要去後段班?跟你的運動比較不會有衝突。

 

蕭: 那 老師還真是很伯樂!?()他知道這是你要走的路;還是他想把你踢到後段班去?

 

林:大概跟我當時愛談話,老在課堂上找人聊天有關係

 

蕭:不過也許那樣反而讓你如魚得水

 

林:對呀!所以我當下就同意了,而且後來也挺也快樂的,閉著眼睛就可以考前三名,集訓、練習的時間也比較好申請。

 

蕭:你在王柳公國中時每天要花多少時間練習?

 

林:國中還好,那是興趣培養的階段沒有正規的訓練,上了高中唸西湖工商才有正規的訓練。

 

蕭:西湖工商

 

林:它是田徑訓練的重點發展學校,我的教練潘瑞根老師非常特別,在這之前台北市從來沒有田徑隊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拿過團體組冠軍,而台北市有四次拿過男子團體冠軍 都是潘 老師領隊,二次在西湖二次在成淵,他把我們訓練的很好。

 

蕭:後來你就上了台北體育學院,這一路選擇體育為你的事業,聽說你的父母並不支持。

 

林:一定是不支持的,在那樣的學習風氣下,父母辛苦的工作當然希我跟哥哥姊姊三個能夠考上大學,當時哥哥唸協和、姊姊唸泰北,我要去唸西湖對我父母的打擊太大了。所以他們沒有去瞭解我為什麼要去唸西湖,直覺不會唸書才去唸西湖,沒有多去想小孩子想要的是什麼。

 

蕭:所以你是在父母的失望下完成學業?

 

林:是完全的失望下!

 

蕭:你從何時開始想我要跑馬拉松?

 

林:跑步是大學時的田徑專長,拿過大專運動會的前三名,但這些對我而言都不算什麼,只是人生的過去。大學有多讀一年,必須幫忙家裡賺錢,不過畢業後我順利的到學校教書。教了二年後,突然覺得我的生命就只有這樣子,而且當時我覺得我沒有辦法教書,覺得我懂的太少了;看的太少;體驗太少。我是用我的課本在教學生,但學生那麼厲害,上網能力那麼強,也不用我教。也許也太年輕了,我就決定跑步去。

 

蕭:一開始就決定挑戰超級馬拉松嗎?

 

林:是的,決定用我雙腳來看世界。

 

蕭:馬拉松跟超級馬拉松有什麼差別?

 

林:凡超過42.195公里 正規項目以上都可叫超級馬拉松,但我參與的項目又更不一樣,是極地超級馬拉松。

 

蕭:極地!?指不是一般人可以活著的地方嗎?

 

林:不適合一般人居住的環境

 

蕭:每一次參考極地超級馬拉松都要好幾天,超級馬拉松距離好像一定要超過250公里 以上。

 

林:是極地超級馬拉松規定,一般的超級馬拉松只要超過42.195公里 就算。

 

蕭:每天要跑多少?

 

林:平均至少四十多公里

 

蕭:每天四十多公里,平均要跑好幾天()這還真是非人能夠承擔的

 

林:嗯最後其實也開始有點麻痺了開始想冒險

 

蕭:差別在那裡?

 

林:心情不同,冒險已經不是跟人在競爭了,已經不是比賽了!是對環境的認識;對自己的認識還有對夢想的執著。

 

蕭:你在2002年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七天六夜、2003中國大戈壁七天六夜、2004智利阿他馬加寒漠、亞馬遜七天六夜…2004連續得了好幾個獎,你在你的著作大冒險中有很多精彩的描述,我要先跟聽眾朋友說一下,這真是一本好書,讓我流了好多眼淚。你有提到你每次到最後一天一定要贏,為什麼呢?

 

林:就想要回家了;前面已經經過了這麼多考驗最後再辛苦一下下。再者最後一天也會有比較多人在注意,單純只是想在這麼多人的注意下把自己國家的國旗拿走來,對我來講這是很光榮的事。或許有些人不喜歡,但對我而言我為此感到歡喜。

 

蕭:你說你是走90度的人生,你從最高溫56℃ 的地方到最低溫-34℃ ,差距總共是90℃ ,我想很難去跟人家說明有多冷或多熱

 

林:對!這個一定要體驗!台灣的教育是不鼓勵冒險的,所以我們也很少有冒險家,除了 劉其偉 先生以外,很少有人去做值得記載下來的冒險,因此我們對極地環境認知極少,我認為登山者或從事冒險的行為在台灣被歸類為獨角戲。我說有多難沒人能瞭解,因為沒有去體驗,台灣的環境太安全太安逸了。

 

蕭:現在父母當然希望孩子們過著比較安全的生活。你在參與這些冒險時,有某些程度是在跟生命搏鬥,在這樣的挑戰中,覺得最珍貴的是什麼?

 

林:認識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就是愛、信任跟包容。這整個過程中如果沒有愛,你怎麼會知道地球是什麼?怎麼知道人跟人在一起最重要是什麼?比如說我們去橫越撒哈拉沙漠,三個不同文化的人湊在一起,雖然語言可以溝通,文化不同是很可怕的,二十四小時吃飯、睡覺都要在一起一百多天,每天在一起的時比媽媽跟小孩在一起的時間還長,如果你沒有愛對方,要如何相處?要信任、要包容每個種族不同的習慣,讓我領悟到這些東西。

 

蕭:我第一次讀到這些文字時我很訝異,我想像的體悟應是:大自然的偉大、人的毅力。可是你寫的非常軟性,回到最後還是人跟人之間最珍貴的愛,讓我非常的感動。!

 

休 息

 

蕭:歡迎回到節目現場,今天在現場的是超級馬拉松的傳奇林義傑,來跟我們談:如何活出生命力!在愛你一輩子的理念裡,我們跟父母說愛他原來的模樣,讓他做自己,但你要真生了一個這個叫做…(思考)挑戰自我,天天不想要安全一直想要去冒險的兒子,你會如何去面對?今天我們請義傑來就是讓我們看到生命的另一種面貎,義傑!你剛剛說你在途中遇到了不少人,我一直以為超馬就是一個人面對孤單的挑戰自我,你剛剛說很多時候是一個團隊,跟不同的人耗在那裡,這些經驗對大多數的人都很陌生,在過去你大概也不知道會走向這樣的人生。

 

林:~

 

蕭:我相信台灣的人要選擇這樣的跟尤其坎坷,基於台灣的社會價值觀。你在國外遇到超馬的冒險家有這樣的包袱嗎?

 

林:理論上在英國,你的挑戰就算是失敗了,仍是值得尊敬的。例如:薛克頓船長他被派前往尋找南極點的任務,但那次他並沒有成功,他的船被高壓冰擠破之後,他帶著船上所有的人,在危惡的南極永夜下度過了冬天,他沒有讓任何一個人死亡,讓所有的人平安回到英國。雖然沒有成功他在英國成為民族英雄,我覺得外國是比較容易接受小孩子去從事環境的冒險;或他本身喜歡的東西。美國有一文學得了諾貝爾獎,她說還好她生長在西方;在美國。因為她從小數學就不好,如果在東方,他相信他應該是最糟糕的學生。(蕭:他還挺瞭解東方人)他感 謝他的 老師鼓勵專注的往文學發展,因而才能得諾貝爾文學獎。每一個小孩都有他喜歡的東西,你如何去培養他、鼓勵他讓他成長。

 

蕭:我們知道你的父母一開始就跟一般台灣的父母一樣,不大能接受你所選擇的道路,後來還搬到馬來西亞,在這之後有一段時間跟你的互動很少是嗎?

 

林:!那時候挺少的

 

蕭:當時你幾歲

 

林:大學剛畢業時,當時跟家庭有些隔劾,之前就有了,算是已經放棄我了,所以我就自己生活。

 

蕭:後來你是如何讓父母瞭解你在做什麼?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這一段故事。

 

林:我父母有一段時間分居,我們必須要照顧自己。他們復合時剛好是我選擇唸西湖的時候,當時跟他們的溝通真的是非常的少。他們認為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再痛苦你也不要跟我講。後來上大學後他們覺得我應該要幫家庭賺錢,可是我覺得我的夢還沒有圓,我想去看世界而不想就這樣教書一直下去。父母親當然不認同,我就去做,覺得說比做快;但做了才看得到你在做什麼。有幾年是幾乎不聯絡的,他們得到我的消息大多是報章、電視的報導。也為此他們瞭解到他們的小孩確實在社會上做了些事情。漸漸的他們接受了。

 

蕭:聽說你在馬來西亞演講時他們也有到場

 

林:對!他們是受邀的來賓

 

蕭:這時他們才真正感受你在做什麼,你父親也就完全的支持你了。父母跟孩子之間那個情那個愛是永遠在那裡。走這段路是很寂寞的,因為父母並不支持。但贏回父母的信任對你而言意義重大。

 

林:是的!情感的衝擊很大。我告訴自己當我成為父親時,我要給小孩最好的教育,我不會該他沒有書可以唸,苦不能苦孩子

 

蕭:你也會這樣想!?

 

林:孩子當然要吃苦,但這種苦是要給他工具去學習、磨練,而不是不給他工具無法得到伸展的苦。我父母對我的教導方式是好是壞我無法評定,但我不會讓我的下一代有那種:我想唸書但你不讓我唸的感覺。

 

蕭:你的父母當時是要給你唸書

 

林:應該說沒順著他們的意重點是我會支持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我有能力我一定我覺得小孩子就是要照他自己的興趣去走。

 

蕭:重拾父母的信任,讓你的生命再次獲得了自我肯定,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是什麼支撐你度過挫折?

 

林:我高中的教練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覺得我的理念、行動力都是他給我的。大學的老師、校長都是我的貴人,給了我很多幫助。

 

蕭:所以老師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有在你的官方網站上看到潘教練的文章寫到:他不只是教你運動、健身,他還是在教你人生。

 

林:

 

蕭:有一個生命導師在身邊,當你在無法得到父母支持時,是讓你能夠有今天的原因。

 

蕭:聽說你這趟北極的馬拉松有電影公司把他拍攝下來

 

林:其實那個不是馬拉松是個冒險比賽,我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帶了一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及一個台灣上櫃公司的企業家去北極冒險。我個人覺得一定要得到社會的認同,這個東西才會支持下去。無論是企業家也好;下一代也好都要去認識這個東西,所以我就帶著他們去參加這個比賽。很高興經由楊力洲導演將這一切變成了一部記錄片,榮獲過金馬獎的楊導演跟著我們去北極,這是台灣第一次有人記錄磁北極!進入磁北極找到磁北極點。

 

蕭:探索世界夢想無限,夢想是人生最大的動力。你每次待在台灣的時間都有安排跟學子們的對話,會辦很多巡迴講座。你都跟孩子們聊些什麼呢?

 

林:我真的要感謝社會上企業的支持,這些巡迴講座還好有中華電信、可口可樂等企業的贊助。我剛從復興中學出來,學校的老師要求高二的學生畢旅去爬雪山,對於一所私立學校而言,這是很難的事情,但他們做到了。當年我在教書時,家長都不希望老師帶著學生去跑(蕭:擔心小孩子會出事…),但雪山有3800公尺,他們居然可以完成這樣的任務,真的不簡單。我看到是一種不同的生命力,勇於突破既定框架所完成的任務。我非常的高興,這也是當初我為什麼選擇一個帶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及認同贊助我的企業家跟我一起去冒險的原因。

 

蕭:你的巡迴演講跟學生們的接觸你覺得現在的學子跟你年輕時的學生有什麼樣的不同?

 

林:以前的學生比較照步驟走,現在的學生有比較多的想法。知道自己的靈魂是什麼;也知道該怎麼去做。

 

蕭:是否有學生跟你反應想追隨你冒險的腳步呢

 

林:都有啦!之前才剛看到有一到二位的女孩子去北極探險,雖然她們到的地方是屬於觀光地區,沒有辦法進入真正極地區,但這就是勇敢的突破嚐試。我相信妳小時候要自己去旅行應該是困難的事。

 

蕭:對呀!因為是女生真的很難喔~

 

林:現在自由行、環島都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了,我有一些朋友騎著很好的腳踏車要去環島,途中遇到二個小男孩騎著阿公級的腳踏車,他們也說他們要去環島。足以瞭解現在的小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蕭:可以說當下的環境全球都在進行這樣的活動。守舊的父母在各國也越來越少了。大家都願意給孩子機會,但做父母的不見得能放的下。如果你現在是父母你要如何拿收放的標準。

 

林:只要不是傷天害理的事,我會放手支持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我覺得父母都應該讓孩子覺得驕傲。當時我在游亞馬遜河時我假想我被鱷魚咬斷一隻腳時,我想像有一天我做了父親帶著小朋友去上學時,其它的小朋友看到我訝異的問我的孩子:你爸怎少了一腿?我的小孩會很驕傲說:你不知道我爸就是林義傑嗎?他當初游亞馬遜河被鱷魚咬斷一條腿。(蕭:他會覺得好酷)你要讓小孩子覺得驕傲;也要讓小孩子覺得生命是你自己的。讓他去思考要如何活出自己;為自己的生命做準備。我們去磁北極,我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做訓練。還赴瑞典進行訓練,做了很多的功課,不是想去就去的。

 

蕭:你在經歷這些冒險時,有很多次都很驚險,你有沒有想過很可能這樣就掛掉了

 

林:有呀!但我沒有恐懼,推薦閱讀西藏生死書,人生就是如此,安穩的過日子而沒看過世界就是浪費生命。

 

蕭:如果有一天你掛了

 

林:OK呀!因為我看過了世界

 

蕭:有看到你跟你的朋友有段很棒的對話,如果有個萬一,要幫對方做些什麼事

 

林:他說他希望我把他火化後的骨灰帶往世界各處去隨意揮灑一些,若我有個萬一他也會這麼做。

 

蕭:已經走完各種沙漠、北極、南極,你感受到世界之大,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是否有發現相同的語言

 

林:沒有愛什麼都沒有了

 

蕭:比賽中的對方不只是競爭者,你也在這之中結交了不少朋友對不對?生死之交是這種關係嗎?

 

林:冒險運動者的心智跟奧林匹克的選手是不一樣的,這些競技競賽要的是第一名,如果週遭的對方在比賽途中發生困難,你不會伸出援手。但冒險運動不同,你身旁的人要是跌倒,你一定會伸出援手,這往往是生死關頭。這是生命的教育、人格、道德的發展,冒險運動確實讓我成長了很多,也看到了世界。

 

蕭:義傑未來有什麼新的計劃?

 

林:最新成立了一間公司杰特運動推廣企業社幫助運動員提升價值;讓企業界瞭解運動員退役後的生活,協助企業和運動員間的合作、公司也安排了些教育訓練的東西

 

蕭:要把運動員的人生跟企業結合

 

林:運動員在退役之後就沒有工作,這對運動員是不公平的,為了國家拼命,得第一才有第二名就大家都不認識,也沒有任何的職業。我的好友一個體操選手拿了十大運金牌後,現在也不知道要幹什麼,他告訴我他不想比奧運了,拿了名又怎樣又沒有工作,我覺得很可惜,所以我把唸博士的圓夢的時間表延後兩年,希望用這兩年的時間規運動員發聲、爭取一些社會的福利。

 

蕭:計劃怎麼執行呢?

 

林:將依照體育法的母法行教育訓練,依法百大企業必須僱用一位合法的運動人員,但因為沒有罰則所以沒有人去遵守

 

蕭:這位體育人員可以為企業做什麼呢?

 

林:所以我開發了一套課程:心理技巧訓練內容包括:專注、壓力、目標設定、自我對話、意像訓練,用心理學的教育,然後以運動方式介入,來進行企業教育訓練,這都可以加強企業對人員銷售等相關的技巧。

 

蕭:所以在企業必須僱用這樣的人時,又可以讓他有適合的工作。

 

林:在企業體可以接受後,再讓政府可以去修定這樣的法案。企業及政府都能接受下就能擁有1+1超過2以上的效益。

 

蕭:這真是太好了,你這樣的想法是對台灣熱愛運動的選手們重要的關懷。

 

林:運動選手不只是可以做老師跟教練罷了,他們也可以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如果這個社會讓他們有這個機會的話。

 

蕭:最後就請義傑給父母及孩子們一些建議

 

林:要突破傳統自學的框架,讓每一個小小生命有不同的作為。不是阻止他、看著他成長、在旁邊給予鼓勵。在前進探索中學會負責任,我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會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蕭:要讓孩子找到他自己擅長的事,夢想會引導成長的力量

 

林:而且學會對自己負責。

 

蕭:就像你一路走來,雖然一開始父母並不認同,但你堅持自己的方向。負責任的一步步往前走,最後走出來了也成為父母的驕傲。

 

林:謝謝!

 

結語~

前兩天我讀林義傑的大冒險就非常的感動,但今天的訪談更讓我有非常多的衝擊,所有的父母真的放的下讓孩子去追求他的夢想嗎?真的可以灑脫的說:你去!我支持你。這多難啊~今天我們跟林義傑的對話希望能讓父母靜下來好好的想一下:倒底我們希望孩子在未來有自己的一片天;還是他就走在我們的腳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工設阿觀 的頭像
    工設阿觀

    阿觀說故事

    工設阿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